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探索科创时代机遇,培养新材料产业领军人才。北京大学前沿科学与顶尖商学强强联手,打造北京大学首个战略新兴产业及前沿工程领域高端企业家培训项目。项目秉承北京大学“以理启工、以文冶工、以工促多”新工科理念,依托多学科融合优势,搭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桥梁,赋能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科学等领域兼具科创素养和管理智慧的优秀企业家群体,实现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把握机遇,智赢未来!
项目价值
·跨界融通:两院院士、政策专家、业界人士授课交流,搭建顶级平台;
·平台赋能:北京大学国家级科研平台、智库及异地科研机构资源共享;
·学以致用:北京大学国家级科研平台、智库及异地科研机构资源共享;
·融入生态:全面融入前沿工博和科创生态圈,链接北京大学优质科研资源。
项目亮点
·工程博士赋能
紧密结合北大前沿工程博士项目,共享项目科研、师资和校友资源,实现学员与工博项目互动。
·紧跟前沿技术
项目立足“彤程论坛”在全球顶级科学家及知名企业家方面的资源,与全球前沿科技发展保持同步。
·产研双导师助力
共享北大材料学院优质科研资源,北大光华经管学科优势引领,对接校企需求,融入产业生态。
·共享科研资源
依托北京大学昆山概念验证中心、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对接校企需求,挖掘投融资机会。
·“光华思想力”引领
依托北大光华顶级商科实力及“光华思想力”智库平台前沿成果,系统夯实科创背景企业家经济管理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
·宏观战略:
宏观经济与中国发展
国家科创战略与北大新工科建设
国际关系与全球化新动向
中国的科技政策与产业规划
·全球视野:
石墨烯技术突破及产业应用
生命科学探索
先进制程二维半导体品圆制造与芯片集成
碳基技术及半导体产业格局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产业化
玻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纳米材料
·科学前沿:
材料科学的前世今生
液晶材料、技术与产业化
柔性电子材料、技术和产业
光伏材料、技术与产业化
氢能技术进展与挑战
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产业技术
AI for Materials
能源与化工技术
·产业布局:
细分领域产业政策
产业版图及投资视野
知识产权及风险防控
·访学交流:
行业龙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调研交流
优质师资
刘忠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张 锦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张 跃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彭 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主任
刘 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
邹如强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邓旭亮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郭少军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获得者
张 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教授
周欢萍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雷 霆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陈玉宇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仲为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企业导师
江必旺 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增太 万华集团董事长
楼剑锋 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
李 黔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招生对象
1.材料领域各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决策层
2.具备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创业科学家团队
3.产业投资人
4.关注战略新兴产业及前沿工程领域的企业家
课程安排
·课程为期1年半,暂定五大模块
·授课地点:以北京大学为主
报名流程
1.学员提交报名审核表,由项目方审核
2.报名审核通过后,安排面试
报名咨询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朱老师
手机:15110038853
电话:010-62753455
邮箱:zhuxl@pku.edu.cn
扫描二维码立即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