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书记、院长信箱

彤程材料科学论坛

彤程材料科学论坛

首页 > 正文

【060】课程回顾 |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石墨烯的创新实践

发布者:  时间:2025-05-13 15:26:52  浏览:

2025年5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彤程材料科学论坛》(Red Avenue Materials Science Forum)第六十讲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报告厅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忠范带来题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石墨烯的创新实践”的精彩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主持并致欢迎辞。

刘忠范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为切入点,以石墨烯的创新实践为例展开深入探讨。他首先指出,材料是产业发展的先导,高端材料往往成为制约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瓶颈。以钢铁、单晶硅和碳纤维为例,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他提到,日本东丽公司历经半个世纪才实现碳纤维盈利,这启示我们,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耐心、企业的主导,同时要紧密绑定头部应用场景,并积极培育工匠群体。

在详细阐述石墨烯的特性与产业化挑战时,刘忠范提到,尽管中国在石墨烯论文和专利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但产能利用率较低。石墨烯产业应重点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性能的有效传递以及探索具有“杀手锏”级别的应用。刘忠范以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创建过程为例,生动展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创新模式探索路径。他提出“制备决定未来”,秉持“一手抓材料、一手抓装备”的发展战略,在薄膜、晶圆、蒙烯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尤其是重点开发的超级蒙烯材料,通过将其生长在玻璃纤维等基材表面,成功解决了传统石墨烯转移的难题,并在电热转换、航空除冰等领域实现了应用。

讲座的最后,刘忠范分享了他对打造千亿级石墨烯产业的愿景。他强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像碳纤维产业那样的长期投入,且企业必须成为创新的主体。讲座以刘忠范院士创作的《清平乐·远航》词作结尾(附后),表达了其致力于深耕新材料产业的决心,并相信石墨烯必将复制碳纤维的成功,造福未来。

清平乐·远航

刘忠范

一叶孤帆,虔诚向蔚蓝。

栉风沐雨烯碳梦,不顾暗礁险滩。

走出象牙高塔,牺牲花好月圆。

莫道廉颇老矣,但看花甲少年。

报告结束后,刘忠范与参会的老师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交流。张锦为刘忠范赠予《彤程材料科学论坛》授课证书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