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
2025年“科学探索奖”
获奖名单揭晓
共有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庞全全
荣获能源环境领域奖项

成果简介:他在金属-硫基二次电池领域做出贡献,发展了电解质调控硫反应新方法。围绕金属-硫基二次电池的本征动力学难题,他提出了电解质设计调控硫反应的核心理念,发现了表面液相介导的准固相硫反应机制,提出全固相硫反应的电化学介导新策略,创制了熔融盐铝硫电池新体系,拓展了硫反应动力学的认知边界。

庞全全
庞全全是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4、2017年分别硕士、博士毕业于University of Waterloo化学系;2017年在University of Waterloo化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至2020年在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0年加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荣获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
主要研究兴趣是以电化学技术手段为切入点,来解决能源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电化学储能(电池)、气体捕集、资源利用等。其所在的电化学能源技术实验室关注传统及新型电化学体系中的电极材料设计,电解液开发,异相界面演化和设计,电化学反应机理及衰减机制,通过光谱学、显微学、理论计算来理解电化学本质;也致力于将基础问题研究与发展工程技术相结合,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的短板问题。近几年在全固态电池、熔融盐电池、锂硫电池、多价离子电池等低成本电化学储能体系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在Nature、Nature Energy,Joule, Matter, PNAS, 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ACS Cent. Sci. 等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总引用超过12000次, h-index27,并与多家公司积极探索产业化研究。
“科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它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奖项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会每年选出不超过50名、男性45周岁及以下、女性48周岁及以下、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自由支配。
2025年“科学探索奖”设置10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