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书记、院长信箱

新闻聚焦

新闻聚焦

首页 > 正文

硕士毕业生代表鞠姗姗发言 | 始于勇步,成于恒光

发布者:  时间:2025-07-04 13:15:01  浏览:

2025年7月2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行。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2022级硕士生鞠姗姗分享毕业感想。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2022级硕士生鞠姗姗。今天,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回望在燕园求索的足迹,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长,始于无人处踏出第一步的勇气,成于至暗时仍高举火把的坚持。

我的燕园征途始于一场破界之旅。从金属材料转向半导体材料,巨大的知识鸿沟横亘眼前。为了触摸薄膜晶体管,这颗驱动未来显示的芯脏,我用了整整半年,埋首于陌生的物理方程与电路图海。图书馆的孤灯、办公室的晨昏见证着我的跋涉。

真正的挑战在实验室。为了攻克晶体管的稳定性这个业界难题,超净间成了我的主战场。我的样品编号从1累积到两百,三百。每次都带着新的希望走进实验室;却常常面对材料失效、界面失控的失败结果。每每整理着偏离目标的性能曲线,迷茫如潮水涌来。但我心底有个声音愈发清晰:“山中有虎,方显行者之勇!”

转机出现在一年半后。通过反复试错与分析,我们终于摸索出可能提升稳定性的方法。从那一刻起,实验室进入了全天候运转。凌晨三点的月光,清晨六点的微曦,成了窗外最熟悉的风景;成摞的样品、仪器的嗡鸣,是那段日子最深刻的记忆。身体的疲惫是真实的,但更强烈的是一种紧迫感——要把刚刚找到的可能性变成扎实的数据成果。

得益于前期的试错积累,这次性能优化顺利推进。历经整整两年的失败与尝试,我们终于制成了超越所有报道的超高稳定性TFT。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段征程让我明白,成长的真谛,不在摘取桂冠,而在穿越荆棘时锻造的锋芒,是向陌生领域亮剑的胆魄,是三百次实验败而不溃的韧性,是将灵光一闪锻造成可靠成果的执着。从前辈们筚路蓝缕到一代代北大人接力奋斗,这份心系家国、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始终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毕业在即,我将赴马普所深造,在纳米材料前沿继续磨砺科研之刃。燕园赋予我的不是铠甲,而是淬火的勇气和探索者永不熄灭的信念。

“薄”膜虽微,关乎强国之基;“芯”火不息,志在万里之遥。作为新时代的北大人,我将始终以“常为新”的态度不断学习,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劲头迎接挑战,在广阔天地增长才干,为祖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坚实的力量!

鞠姗姗: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启程,从材料学院的怀抱中奔赴更辽阔的山海。

吕振霄:回望,是为了铭记这个精神家园赋予我们的赤忱与担当;

赖根明:铭记,是为了更有力地肩负“立地顶天,为国栋梁”的使命!

邓欣雨:我们,是奔涌的后浪,更是未来的炬火!

所有人:让我们以北大材料之名,答青春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