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设为首页|加入收藏|English|书记、院长信箱

彤程材料科学论坛

彤程材料科学论坛

首页 > 正文

【065】课程回顾 | 纺织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发布者:  时间:2025-11-04 13:45:53  浏览:

2025年10月31日下午,北京大学《彤程材料科学论坛》(Red Avenue Materials Science Forum)第六十五讲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如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卫林教授带来题为《纺织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的精彩报告。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张锦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

徐卫林院士围绕文明演进、国际贡献、强国支撑、未来展望四个维度,从古代丝绸之路中纺织贸易承载的文明交流使命,到现代航天领域纺织材料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从纺织科技在科技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到其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的技术路径,深入阐释了纺织科技与人类发展、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的紧密关联。

徐卫林院士谈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家蚕养殖和丝织技艺的国家。蚕丝纤维不仅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还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显著展现了中国古代卓越的纺织智慧,更对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徐院士通过六个维度对历朝历代的文明强度展开分析,生动揭示了纺织技术发展与文明兴衰之间紧密的内在关联,让现场师生对纺织技术的历史价值有了全新认知。

在探讨纺织技术与国际强国发展的关系时,徐卫林院士谈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纺纱机和蒸汽机,均源自纺织领域,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爆发与蔓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研发的轧花车,大幅提升了棉花生产效率。这些实例充分证明了纺织科技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提升、促进社会进步中的核心作用。

针对中国纺织产业的现状,徐卫林院士用详实的数据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纺织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是传统优势产业,涵盖原辅料制造、纺织制造、服装生产等多个环节,我国纺织工业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他强调,纺织行业具有高度交叉学科特性,涉及材料学、机械工程、化学、医学等多个领域,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能更多关注纺织领域的研究。

在前沿应用方面,徐卫林院士重点展示了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在航天航空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针对当前科技强国建设需求,徐卫林院士表示,纺织科技已超越传统“穿衣”范畴,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领域。他结合实例介绍,从航空航天领域的耐高温、抗辐射材料,到医疗健康领域的可降解医用纺织品,再到新能源领域的储能纺织器件,纺织科技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产业体系。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徐卫林院士强调,纺织产业将更多服务于生命大健康领域,通过持续科技创新与跨学科协同,驱动纺织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与高端化迈进。他特别指出,纺织新材料在高能辐射防护等极端环境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未来相关领域突破的关键支撑。

报告结束后,徐卫林院士与现场师生就纺织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张锦院士为徐卫林院士赠予授课证书并合影留念。本期论坛在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